在得知段落那边的谈判进度后,柯南舟十分果断地带人往并州撤去。
再耽搁下去,等拓跋肆返回,必然会派人围剿,他不可能护着战利品与救下的乾人们全身而退。
临行前,他恋恋不舍地望着大青山脚下的那座城池,只能等下次再来看看了。
这般想着,他顺手打开活动排行榜,一看之下,忍不住瞪大眼睛:“扬州发生什么事了?且听风吟怎么涨了这么多功勋?他偷了韩林儿还是方腊?”
“不行,魏越,快加速,抓紧回并州,然后咱们再去凉州摸摸李自成或者李密的底。”
扬州,吴郡。
一群身披红巾的明教信徒护着个神色苍白的年轻男子往太湖而去。
男子躺在担架上,肩头染血,双目紧闭,两条眉毛几乎要拧成一块,瞧着便是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。
许是担架颠簸,年轻男子缓缓睁开眼睛,胸膛处传来的痛觉的让他忍不住发出闷哼声,心神在疼痛的刺激下,迅速清醒过来。
他张嘴,声音沙哑地问道:“这是到了何处?”
听到这边的问话,喜色爬上了士卒们的脸庞,有人恭敬答复道:“启禀小明王,前方不远便是咱们控制的渡口,只要过了太湖,抵达阳羡,咱们便可以甩开追兵。”
还有人连声高呼:“杜先生,杜先生,主公苏醒了!”
这担架上的伤员竟然便是纵横南方的起义军首领,小明王韩林儿!
不一会儿,有个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穿过人群,自队伍的最前方走到担架旁,神色激动地抓起韩林儿的手。
“您醒了便好,我就知道,小明王自有气运护身,区区箭伤如怎么可能奈何得了您。”
韩林儿想要宽慰这“杜先生”,可身上的伤势实在无法让他露出笑容,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两天前的战况。
当时,他引兵到吴郡治所吴县城外,与郡兵僵持不下,久久不能夺下城池。
明教众(红巾军)都是泥腿子出身,与城内的世家天然对立,加上先前为了传播信仰,军中有将领做下过屠村毁城的极端举动,使得扎根于此的宗族势力守城之心格外坚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