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朝有几种入学方式。
豪门大族,一般有自己的家学。若是因着教授质量好,别的权贵人家的孩子,在对方接受的情况下,也能去该府学习。收费最高。
第二种,就是有名望的文学大儒,自办的山院、书院、学院,再礼聘夫子,招收慕名而来的学子。看重全方面培养人才。
第三种呢,就是官府开办的县学、府学、国子监等等。
第四种是私塾。只是私塾的夫子不够多,造成不够全面,且束修贵,去的人就比较少。
还有就是有名望的老臣、文豪,在自己家收几个学生。其实也算在私塾一类。
这几类中,县学、府学等公学,着重文学上的研究,着重培养官吏人才。内里的学子们是走科举一路的。
这万家是县里首屈一指的富贵,有家学。万俊彥此前就是在家学中读书。
晏旭就没想明白:这样的人跑到县学来祸祸啥呢?
许是因着束修贵?去他家家学的学子少、无聊了?
这就好比有贵族学院不呆、非得跑到贫民公学中来混混一样。
不过,不管是在哪一类学习的学子,如果不恩荫入仕或者花银捐官等等,都得参加科举,提前进入官学学习没什么。
但晏旭理解归理解,却不受人平白嘲讽。
他笑嘻嘻点头道:“是啊是啊,我凭本事考进来的,没挤占谁的名额,以后大家都是同窗,有幸见过。”说着,还冲周围环拱了拱手。
你给台阶我就上,我实打实考来的我又不心虚。
你第二就是第二,就是差我一筹,我就骄傲。
有时候,面对这样的讥讽,就不能谦虚,更不能觉得难受或不好意思,就得坦然。
这就反倒让周围想看热闹的学子们不太好意思了,纷纷回拱了拱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