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伙人在厅堂就座,虽然就郭信一个武将,但大伙似乎都把他视为一个圈子里的人,彼此闲谈官衙趣事,也不时向郭信请教军事,枢密院的文官与军中武夫们的见解颇有不同之处,郭信也很有兴趣地听他们彼此交谈。
王溥则在一旁亲自为大伙斟酒助兴,不时插上两句话,酒宴间的气氛渐浓。大伙不知不觉就谈起来郭威意图收复幽燕的战略。
其中一个人道:“平定三叛,禁军士气正盛,今年天气转暖后,便应请郭公继续引兵北上,收复瀛、莫等州,先解契丹之忧,本场疆域安定之后,再图其他。”
反对的人立马也说道:“国库已经空虚耗尽,如何再支持用兵?若大军与辽人久久相持在河北,你我都喝西北风去!”
就在这时,门口又来了一些人,其中有一名身穿紫色襕袍的老者怀抱幼童,郭信便知此人是王溥之父王祚带着周岁的孙子来了。
王祚同样在朝廷为官,还是三司副使,王章的副手。但王祚、王章包括王峻虽然都姓王,但彼此家族毫无干系。
众人止住争论,一同起身向门口的王祚行礼。
抱着孙儿的王祚显然心情不错,王溥向父亲引荐众人,王祚一一颔首致意,直到郭信时才开口道:“原来是郭二郎!先前马球场上郭郎的英姿令老夫记忆尤新,近来亦常听我儿言及郭家二郎勇武机敏过于常人,今日光顾寒舍,实在荣幸,且与我同坐首位罢。”
郭信忙客气道:“哪里!王使君居朝廷之中,是肱骨之臣,晚辈怎敢托大,还请使君上座。”
王祚便也不作推辞,随后王溥又唤来另外三个儿子,并向宾客们引见。
王溥儿子生得早,长子王贻孙已经快到束发之年,此外两个儿子年纪虽小,但举止言谈间也已显露出知书达礼的模样。郭信看着三个孩子,便想起家中顽皮气质未脱的三个从弟,不同人家养出来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。
不多时试晬的仪式便开始了,试晬即是抓周,仆人们在厅堂正中铺好锦席,摆放好木剑、书籍、纸鸢、金银等物,王溥便把幼子抱来放在其中,众人都围着瞧。
幼子在其中爬着,不多时伸出小手抓向一个肉饼,众人皆抚掌而笑,但幼子却没停下,一手抓着肉饼,又张着另一只手够向一本。
这下大伙都不再笑了,皆随声道贺恭维起来。
“王寺丞生了好儿子,手持,可见日后有经文弄史之才,家业有承啊。”
“此子将来有口福呵,王家官运长久矣。”
王溥脸上非常快活,把幼子抱起交到女侍手中,笑着说道:“小儿喜好诗书自然不错,但若我家能有子辈向武,将来像郭将军一样伐服远人,岂不更好?只是小儿选择如此,我辈便只望能亲眼所见天下太平之日,待小儿长成后,能一展所学了。”
王祚同样诚心如意,拍手称快,众人又回到座位上继续饮宴,席间王祚父子向郭信频频举杯,并与在座诸位谈论三司使王章的为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