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幕降临,神都平民窟一条阴冷幽暗的小巷子里,不少依靠乞讨为生的流浪者蜷缩在角落里。
一名黑衣人走了进来,一袖手,洒出无数的赤铜通宝,惹得数十名流浪者惊呼着一拥而上,疯狂抢夺。
黑衣人走了,流浪者一早便分散到神都的大街小巷。一些大善之家若是施粥,他们都会凑上去,哪里有免费听书的场所,他们也都会凑上去,到了中午,一个流言已经不知不觉在贩夫走卒中悄悄传播开来。
城南朱雀大道中段,一座茶楼上,好些公子哥正聚在一起喝茶,顺便聊着昨天礼艺殿比的情形。
“那吕公子还真是不赖,听说在荒州的时候,就夺了全六艺殿比的资格,堪称为天才,果不其然,到了殿比的时候,依然独占鳌头,连那位王家的神童都被压了一头!”
“那《庸礼》有谁看过了,写得可好?”
“我看过,写得确实冠压其他儒生!”那为公子衣袖一挥,浩然正气涌出,一篇《庸礼》便凝结出来,熠熠生辉。茶楼上,不少人纷纷转头观看。
有人看罢叹服道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,果然是见解深刻,这便是中和之道,比那些老生常谈的述论要高一筹。”
“深刻是深刻,别人未必写不出来,关键是至诚之道,那才是新颖之物,发前人之所未发,瞧瞧,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: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;见乎蓍龟,动乎四体。祸福将至,善,必先知之;不善,必先知之。故至诚如神。这是怎样透彻之阐述,想想前朝今朝,多少是非正中其言!”
“是极是极,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;可谓道尽多少兴亡沧桑!”
一位青年儒生站起来,摇着扇子大发狂言道:“若只是如此,估计还无法入圣上和其他大宗师的法眼,在我看来,还是后边的论述直达人心,“礼者,秩序之道,人尊礼法,亦当中庸。礼过则激,矫枉则过正。礼不达则弛,秩序则无立。这应该是警世之言,其治世之理,足可让帝王和圣人参考,愚以为这才是《庸礼》冠压其他述论的原因!”
听到的人有的点点头,有的若有所思,还有的沉默不语。好一会,一个颇有些酒醉的儒生冷笑道:“那吕公子或许真有才学不假,可是不值得我等莘莘儒生敬仰……”
“兄台这是什么话?”
“嘿嘿,我听说一个传言,那吕公子乃是寿阳公主的面首,借着公主的势才会迅速声名鹊起的,若非如此,你们想想,一个乡下连私塾都上不起的小子,怎么可能有今天的声名?”
茶楼一片哗然。
“兄台,你可不要胡说八道,吕公子的才学岂可作假?圣上和那些大宗师是那么容易欺骗的吗?”
“我没说吕公子的才学假,而是说他私德有亏!大家若是不信,找人打听一下就是了,现在大街上都在传,可不是我在谣传!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