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人商量了许久,也没商量出一个结果,主要是李二不确定杜构是否真的失败了,他对杜构始终抱有一丝期望,他始终不相信,以杜构的机灵劲,会任由黑卫把他的纸浆全部破坏了!
    莫名的,李二突然想起来杜构临走时对他说的话。
    “陛下,三个月,如果三个月后,臣悄声回城,那说明臣能力不足,不用陛下责罚,臣自会自罚。但如果三个月后,您能收到臣的奏章,臣希望陛下可以移驾蓝田,亲自验收臣的收获!”
    现在离三个月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事情还有机会,李二仍对此事抱有一丝期望。
    “三个月吗?朕就再等你一个月!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!”
    李二喃喃自语,这次是他对世家射出的第一支箭,李二,决不允许失败!
    
    山东士族,此处的山东,不是单指后世的山东省,而是出自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定族姓之后固定下来的历史概念,是指太行山以东广大范围内的门阀士族,主要有李、崔、卢、郑、王五姓士族。尤其到隋唐时期,山东士族最显赫的世家当属五姓七望。
    所谓的五姓七望,即指陇西李氏、赵郡李氏、太原王氏、范阳卢氏、清河崔氏、博陵崔氏、荥阳郑氏,这七大家族,可以说是当世权柄最终的世家集团。当然,山东世家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显赫世家,例如曲阜孔氏、邹城孟氏、临沂琅琊王氏等等,这些家族要论名声和影响力,丝毫不弱于五姓七望,甚至于像孔家、孟家这种先贤家族,更是超然物外的存在,他们之所以声明不限,不是实力问题,而是因为族规家教,这些世家都是隐士家族,对权力财富之类的向来不看重,只看重自家门风,所以,和在朝堂的叱咤风云的五姓七望相比,他们的权柄或许弱势了一些,但是没有任何人敢忽视他们的存在。
    而至于关陇集团,则是兴盛于唐朝之前,到现在,早已不复往日荣光,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就算没落了,仍有和五姓七望相抗衡的资本。
    至于五姓七望本身,要说地位最显赫的当属陇西李氏,因为李二就是出自陇西李氏,妥妥的皇室家族。而且,天下李氏出陇西,这也不是一句玩笑话,足以证明陇西李氏的不凡。但其他六望,并不比陇西李氏差多少。其他六大家族,都是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,从汉朝至今,家族中都不知出现了多少王侯将相,就算是现在的朝堂,也至少有一半的势力出自五姓七望,所以,五姓七望真的有和李二叫板的本钱。
    其实,严格来说,李二出自陇西李氏,那他应该和五姓七望是一条心。但实则,李二现在是皇帝,是心怀天下的帝王,怎么可能甘心被一个陇西李氏所左右。皇家注重权术,李二注重平衡!
    现在的朝堂,明显五姓七望权利过盛,关陇世家苟延残喘,而寒门子弟则是在夹缝中风雨飘摇,整个朝堂,完全由李二所掌控的官员不到一半,甚至远远不到。这已经超出了李二的底线,触动了他的逆鳞,所以,他猜想动用杜构这把尖刀,在五姓七望身上狠狠地割下一块肉来,然后把这块肉自己咽下,最好用来扩大寒门势力,李二最希望的状态,是五姓七望、关陇世家和寒门子弟在朝堂三足鼎立,然后他从中纵横捭阖,掌握平衡,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。
    只是,李二不知道的事,杜构这把尖刀,远远比他想象的更锋利,也远远比他想象的更有野心,当杜构主动退出世家,甘心为寒门撑起一片天的时候,就已经为世家敲响了丧钟,这一战,不是你死,就是我和,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。
    老杜这次的事情就是一个见证。如果五姓七望只是在权利层面上耍些手段,杜构最后可能会得饶人处且饶人,毕竟世家的强大,足以令人胆寒,如果可以,杜构也不想赶尽杀绝,因为太难太难了。但从黑卫要置老杜于死地的那一刻,这件事就已经是不死不休了。
    这就是杜构,平时的时候,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。甚至朋友之间,我可以拉着你一起发财,就算损失再多的利益,杜构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,不是他傻!而是对于杜构而言,情谊,远比财富更重要。但是,如果你触动了杜构的底线,那就没得说了,连和解的念头都不用想,因为,杜构不会再给他们任何机会。
    我给你的,你可以随意享受。我不给你的,你不能抢,更不能过分,否则,就是不死不休!
    然而,到现在为止,包括李二,都没人意识到,这次的事会引发的真正后果。